上一次在线配资知识平台,作者分享了毛主席视察浙江时的一个小故事:毛主席问道:“永康最出名的是什么?”县委书记答道:“生姜”。毛主席摇头表示不对,这一情节反映了毛主席对民生福祉的深切关怀。本期文章,作者将带大家了解毛主席视察浙江的另一段经历。在这段故事中,大家将能够深切感受到毛主席对百姓健康的高度重视,以及他深入基层,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。
1958年1月,杭州。时值临近春节,街头繁忙,商贩们热烈地准备着年货,街上人流涌动,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。在这片喧嚣中,有一条安静的小巷,巷口坐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,手里捧着一本连环画,沉浸其中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。
这个男孩名叫戚定,他无法预料,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,他将成为杭州最幸运的孩子之一,并将此刻铭刻在自己一生的记忆中,成为永远的珍贵回忆。那一天,刚过中午,两辆汽车悄然驶入了小营巷。
展开剩余82%车门打开,几位干部模样的人走下车,边走边议论,观察着四周的环境,不时停下脚步,看向周围的一切。小营巷的居委会主任石侣琼刚忙完一个上午的工作,打算回家准备饭菜,却不期然与这些人碰了个面。她看着走在最前面的一个高大身影,突然觉得他十分眼熟。他身穿银灰色的衣服,脚穿棕色皮鞋,气质与她记忆中的毛主席非常相似。
“不会吧!”她心中一惊,暗自想道,“这应该是毛主席吧!”一刹那,她几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。
毛主席怎会出现在杭州的一个小巷子里?他一向忙于国事,怎会亲自来到这里?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,还是这里住着什么特殊人物?石侣琼心中充满了疑问,并迅速回想起小营巷的居民,但显然,这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。毛主席为何来到这个地方?接下来会发生什么?她的疑问,也是我们心中的疑惑。
小营巷,位于杭州,历史上曾是南宋禁卫军金银枪班的驻地,得名于此。毛主席的到访,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地的爱国卫生运动情况。提到血吸虫病,许多年轻人可能并不了解其严重性,但对于老一辈人来说,这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疾病。它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,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的江南地区流行,甚至在全国多个省份造成了重大威胁。
血吸虫病的病程极为痛苦,患者通常会因为肚子剧烈膨胀、虚弱不堪而卧床不起,死亡率极高。那时,全国有超过1000万民众深受其害,这个病被人们称作“瘟神”。毛主席了解到江南地区血吸虫病的严重情况后,深感焦虑,立刻号召全体人民动员起来,消灭血吸虫病。毛主席在《七律·送瘟神》中的“绿水青山枉自多,华佗无奈小虫何!”一句中的“小虫”,便是指血吸虫,意味着这场病疫对百姓造成的巨大威胁。
此外,在抗美援朝期间,细菌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。为了更好地保护民众健康,毛主席号召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,以消灭“四害”(苍蝇、蚊子、老鼠、臭虫)为核心任务,改善卫生状况,并积极消除包括血吸虫病在内的多种传染病。1957年12月,毛主席亲自前往杭州召开会议,主持了第二次杭州会议,并在此期间亲自起草了《关于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冬季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》,强调要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爱国卫生运动。
毛主席不仅仅是通过文件来表达关切,他的关怀更多体现在具体行动上。1958年1月5日,当毛主席准备离开杭州时,突然提出要去看看杭州的卫生情况,特别是要走到基层一线了解具体情况。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的吴宪建议:“那就去小营巷吧!那里是最典型的卫生模范。”过去,小营巷的环境十分糟糕,垃圾堆积成山,污水横流,蚊蝇遍布,流行着霍乱、痢疾、疟疾等疾病,许多人因此失去生命。
随着毛主席发起爱国卫生运动,杭州开始了大规模的整顿,小营巷的卫生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成为了杭州市的卫生模范之一。毛主席来到这里,表示了他对百姓健康的关心,且通过亲自考察来了解工作成效。
在石侣琼的引领下,毛主席走进了小营巷,看到巷道、墙壁都异常干净,环境清爽,十分满意。他特别提议要走访几家住户,进一步了解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和卫生情况。在走访61号墙门时,毛主席询问这里的居住情况和卫生状况,得知这里住着10户人家,并且环境整洁,连蚊蝇也不多,毛主席不禁露出了笑容。
在56号墙门,毛主席看到屋内一尘不染,盆盆罐罐闪闪发光,连窗格都干净如新。他走到庭院看到三口大缸,每口缸上都覆盖着木盖,毛主席十分好奇,便走近一口缸,掀开了盖子,发现水里竟然有几条鱼儿自在游弋。毛主席惊讶地问道:“这些鱼为何在水缸里?”居委会的程瑜解释说:“鱼吃孑孓,防止蚊子繁殖。”毛主席恍然大悟,称这个办法非常好,并表示可以推广到其他地方。
在参观过程中,毛主席与居民亲切互动,走到42号墙门时,毛主席坐在窗前,看着桌上的《杭州日报》。此时,一名小男孩悄悄走到他身边,偷偷观察他翻阅的报纸,毛主席并没有驱赶他,反而与他亲切交流,温暖的场景被摄影记者捕捉下来,留下了珍贵的一刻。
这名小男孩正是戚定。事后,戚定看到了自己与毛主席的合影,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,给新华社写了一封信,希望能得到这张珍贵的合影。几天后,戚定收到了新华社的回信,毛主席的照片终于寄到了他手中。戚定激动得无法入睡,照片成了他一生的珍贵财富,成为了他家的传家宝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戚定经常将这段回忆讲给自己的孩子听,眼中依然闪烁着兴奋的泪光。
毛主席的视察不仅深深打动了小营巷的居民,也成为了杭州乃至全国卫生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。小营巷的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而整个城市也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。如今,小营巷已经成为了一个历史文化的象征,建立了“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”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,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,感受毛主席亲民的精神和强大的影响力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